篆刻入门的基本刀法练习

李品军 2019/12/6 10:22:22     来源:21天入门公众号     点击:90638     序号:959
赞同 共获得0个赞同

一:刀法练习:

(1)刻直线练习。在印面用笔画出数道直线,以冲、切刀法雕刻。线条力图直,从中领会直线的运刀、力气和刀锋角度与方向的关系。

(2)刻圆弧练习。三指法为逆时针方向;拳握法为顺时针方向。运刀时刀石共同,同时发力,以刀就石,以石凑刀。

二:基本刻法

基本刻法是刻出笔画的阴(白文)、阳(朱文)线条。办法有双刀法、复刀法、单刀法。

1.双刀法

双刀法是指一个笔画需求用两刀,一去一返才干实现。以刻白文横画为例,沿墨线一侧端起刀,侧锋,刀刃切割墨线边沿,刀角激石在墨线中,似锯齿形,边沿光亮,刻至墨线另一端。将石章调转 180°,用第一刀一样的办法起刀,再刻去线条的另一半。最终刻去两头不齐的燕尾(Σ),双刀白文横画即实现。刻朱文与白文相反,白文是刻去墨线,朱文是保存墨线,刻去线条以外的石面。以刻横画为例,从墨线一端起刀切割墨线边沿,刀锋侧向与白文相反,刀角激去线条外的石面,行至另一端。调转石章180°,用相似的办法刻去线条的另一边。按墨线长度,两头用点切刀断开,朱文横画即实现,笔画呈凸形。

2.复刀法

复刀法也是两刀实现一个笔画。第一刀从墨线的中央线侧锋入刀,刀角激石刻去墨线的一半,石章不作调转,再以同一方向刻第二刀,刻去另一半。复刀法一边光亮,另一边呈锯齿形,与单刀法有殊途同归之妙。

3.单刀法

单刀法是一刀实现一个笔画。从线条的一端起刀,视笔画的粗细,把持刀锋的正侧角度,腕指同时发力,运至尾端,墨线全部激掉。线条一边光亮,另一边呈锯齿状)。齐白石的白文印便用此法。单刀比双刀难度要大些,可在腕下有必定工夫后再实验。

刀法如同书法的笔法,是篆刻艺术的表示办法之一。印章的篆法、章法、线条,最终均要经过刀法去实现。不熟习刀法是刻不出精巧胜利的作品来的。刀法由执刀法、运刀法和基本刻法三局部构成。

三:执刀法

执刀好像执笔。在篆刻家手中,刀有“铁笔”之称。准确的执刀办法,能冲切恣意,轻巧灵敏,熟能生巧。普遍的执刀办法有两种,即:三指法,也称指捏式;拳握法,也叫整握式。

1.三指法

三指法是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执住刀杆,成三指鼎峙之势,无名指、小指辅贴于中指,中指端离刀刃约1厘米左右,刀杆与印面约成30°夹角,似执钢笔式。执钢笔,三指法已足能誊写。执刀,因为石质有必定硬度,为防失控,中指端须顶住石章顶侧,以把持运刀速度,无名指、小指紧贴中指,做到五指齐力,由右向左推动。

2.拳握法

拳握法虎口朝上,整掌握住刀杆,刀杆略向前侧(向身外),与印面成60°左右夹角。掌、腕、指、臂同时发力,向身内犁进。拳握法因为整掌握刀,用臂、腕带入手,力强势足,运刀势如破竹,长冲短切均可。

两种执刀法各有长处和缺乏。三指法灵敏轻巧,运刀变化丰厚,但是刻较大的印章力气缺乏。拳握法力强势足,刻大印、巨印,线条雄强淳厚,但灵敏性较差,不易表示细小变化。其它另有正刀法、五指斜法律等执刀办法。正刀法刀杆与印面垂直,昔人有“执刀如执笔”的比喻,故此法与执毛笔相似。运刀时虽然用腕带动指,但指力究竟有限,所刻线条脆弱,运刀也不够灵敏。五指斜法律其实是三指法的变化法律,用于冲刀。此法执刀比三指法平些,五指辅刀杆疾冲,所刻线条迅猛畅快,具霸悍之气。

四:运刀法

运刀法是刀刃在印面上的切割活动之法。昔人在印论中所述名堂繁多,非常凌乱,有的乃至弄虚作假,使初学者读后不知所云。其实运刀的基本办法首要的惟有两种,即冲刀法和切刀法。

1.冲刀法

冲刀法是沿着笔画向前推动的犁割办法。三指法和拳握法均能运用。三指法,左手执石,右手五指齐力,以刀的一角入石,以腕发力,刀杆横于胸前,与印面成30°夹角,无名指顶住印石上侧端,使劲从右至左推动,犁出一条“V”形沟。拳握法,刀杆竖斜于印面,左手执石,右手紧握刀杆,以刀的外侧角入石,由开朗里犁进。

冲刀法除以上两种办法外,另有三指竖冲法。执刀办法与三指法相似,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执石,掌竖于胸前,拇指翘起,顶住刀杆后下侧,两手共同一同发力,由内向外推动。左右两手的分工为:左手除执石外,拇指顶住刀杆负责向前推动,也起杠杆的支点作用;右手只要执稳刻刀,把握运转方向、刀杆斜度和刻入深浅。这种竖向冲刀法,长处是两手协力,运刀轻松自若,刻直线势如破竹,但圆转和精微处不及三指法灵敏。

冲刀法运刀,应留意起刀刀角入石不克不及太深,深则运刀不畅。初习冲刀线条不要一冲究竟,要一段一段地冲,不然易走偏和线条缺少凝重之感,待腕下有必定功力后,再习长冲。长冲与短冲相结合,能呈现不同质感变化的线条。

2.切刀法

切刀法是刀刃在印面一刀接一刀切割运转的办法。执刀办法与冲刀相似,但刀杆与印面的角度有所改动,约成65°角。切割办法:起刀刀锋以一角入石,运刀方向为三指法向左,拳握法向内(怀里),以入石的后刀角作支点,使劲往所刻方向推杆,刀刃慢慢入石,直至前刀角全部入石,再前移接第二刀。反复第一刀的活动进程,刀刀相接,直至实现所需切割的线条。另一种切刀办法是以刀刃的一局部依托刀角一同一伏活动切割,这种切法被称为细碎切刀。

切刀法运刀,应留意刀刀连接自然,此中又有变化,忌刀角太露或呈现有法则的刀触陈迹。

冲刀和切刀是两种不同的刀法,线条形质特点也是完全不同的。冲刀的线条淋漓尽致,劲挺明快;切刀则稳重凝重,陡峭苍润。在篆刻派别印中,“皖派”以冲刀见长,“浙派”以切刀取胜,各自构成了独到的刀法特点。同时在刀法上,一样用冲、切两种办法,因为各人的习气和寻求不同,都市发生不同的线条后果。入刀直下和在运转进程中摇曳刀锋,即昔人所称的“舞刀”,前者为光亮开朗,后者则添加了字口粉碎的毛涩冶炼感。再者,刀杆与印面的角度不同,也会发生不同的后果。如夹角大,刃口与石摩擦力小,刻出的线条深而畅;夹角小,刃口与石摩擦力大,刃口激石,一面自然迸裂,雄强霸悍,宽而浅。因此运刀只要稍微变化,线条便能变幻无尽。除以上两种运刀办法之外,另有一些辅佐性刀法,如披刀法、旋刀法、平刀法等。

披刀法是在一边刻出的线条较宽,已基本够所需宽度,而后再在另一边用刀披削而过,线条一边光亮,另一边略有锯齿状。这一刀法与双方等同着刀的后果是不一样的。

旋刀法刻白文,线条的两头呈“Σ”形棱角,一般用刀角点切割平。用旋刀法能使线条两头发生圆起圆收的淳厚感。办法为:刀角顶住线条顶端一侧,刃口向笔画内转动,便有圆笔之势。

平刀法是有时用来刻阳文印清底的刀法。刀刃平着印面,铲入石中,清去线条以外的多余局部,使线条突出。也有用此法刻线条的,但过于古板。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学习篆刻能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在学习篆刻时遇到任何问题,可以点击这里提问,很快就会有篆刻高手解答你的问题。

(文章源于用户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大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