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是书法入门的基础,学书法必须从楷书开始

林进武 2022/3/16 15:29:49     来源:21天入门公众号     点击:732     序号:5406
赞同 共获得0个赞同

楷书也称“真书”、“正书”。楷的含意,是榜样、法式、标式、样板的意思。

汉字阅历了由甲骨文至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不时演进的进程。至楷书呈现,方块字就定型了。楷书即成为汉字的规范字体。

相传楷书始于汉末,但至今尚未发明有汉末的楷书作品传世。我们如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楷书作品,是三国时期的书法名家钟繇所写的《宣示表》,因此有人以为楷书始于三国时期,以为钟繇是楷书的开创人。楷书经过三国时代片刻的开展进程,到魏晋时期已构成两大系统,即以晋人楷书为代表的南系楷书和以魏碑为代表的北系楷书。

南系楷书首推晋朝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被后人推重为书圣,其传世楷书均为小楷作品,如《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东方朔画像赞》等。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的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神逸飞动,被历代书家奉为神品。

晋朝的楷书还属于楷书始创时代,其形体还不非常标准,不少字的结体多拙朴自然之美,而短少唐代及其往后楷书构造的规矩法式。但晋人楷书点画之精到,韵味之高古,则为后来源代书家所不及。

二王父子之后,南系楷书经唐代的有名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钟绍京、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之手,日渐成熟。此中欧、颜、柳三家楷书作风各异,又都极考究法式,在承继二王的根底上发明出了拥有自家所长的楷书派别,被后人称为欧体、颜体、柳体。唐代是楷书开展集大成时代。自唐往后,在楷书方面有较大影响的另有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元代赵孟的行楷书以及明代文徵明的离骚体。

北系楷书从时间上论,晚于南系楷书起码一百年,此中除魏碑外,另有少量的晋碑及南朝宋、梁时碑等。北系楷书的书法遗址首如果石刻碑铭,且多没有记录誊写者姓名,因而北系楷书不是以书法家的作风定派别,而是以碑帖的称号划分作风骚派。其首要碑帖有:

《爨宝子碑》(东晋);《爨龙颜碑》(南朝宋时);《瘗鹤铭》(南朝梁时);《石门铭》(魏);《龙门二十品》(魏);《郑文公碑》(魏);《张猛龙碑》(魏);《张玄墓志》(魏)。

介于南北两大系统之间的,另有隋碑。魏晋南北朝之后,隋朝同一中国,书法艺术也入手呈现南北交换之势。北方的粗暴豪迈作风与南方温顺瑰丽气质相互浸透,构成了隋朝书法的特征。因为隋朝书法最使人明白觉获得的仍然是强壮朴直的北系作风,因此人们仍沿用称谓魏碑的习气,称之为隋碑。隋碑对唐初书法家欧阳询的影响极大,欧书之险劲,源自于此。

但因为唐太宗笃好王羲之书法,经他倡议,群臣效仿,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南系书法便成了唐代书法的主流。北系书法遂被冷清。后经清代包世臣、康有爲等人倡议,碑学大兴,北系楷书才得以发挥光大。

至清末,钢笔这种新型的誊写工具从国别传进来,今后便发生了硬笔书法。钢笔刚刚传入中国时,惟有少数人为外出携带誊写便利而备用,但跟着使用者日众,逐步替换了毛笔,成为我国人民平常生活中最首要的誊写工具了。

钢笔从传入我国时起誊写的依然是经毛笔书法的演进而发明出来的种种书体,是在传统书法精髓的滋养下开展并逐步成熟的,从钢笔书法的开展中四处可见传统书法的影响。现在在国内享有盛誉的硬笔书法家,其书体和派别均源于传统书法。因此说,硬笔书法从降生之日起就与传统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传统书法的一个分支。硬笔楷书也是如斯。

楷书是书法入门的根底。学书法必需从楷书入手。这是由于:

第一,楷书是标准字,有规则法式可循,轻易把握其法则性。循其法则而渐进,入门就不难了。

第二,楷书是行书的根底,楷书字是行书字的本体。惟有初步把握了楷书技巧,才干向行书过渡。没有楷书的铺垫,行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进修楷书,重点要把握笔法和构造法。笔法指点我们准确应用钢笔,写出有粗细变化、顿挫顿挫的点画来。构造法指点我们把字的构造构造得更谐和、更契合美学原则和拥有审美价值。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学习硬笔书法能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在学习硬笔书法时遇到任何问题,可以点击这里提问,很快就会有硬笔书法高手解答你的问题。

(文章源于用户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大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