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書法與雕琢相結合的藝術,雕琢技術的高超與否,當然是作品優劣的重要關鍵。於是自文三橋何雪漁倡導篆刻藝術之後,就有人提出刀法之說,因為明末清初之際,篆刻風氣甚盛,經過多少名家的傳述,把刀法大抵分為十三種,分條敘述,語詞玄虛,使後來初學的人,每每便被這些刀法的名稱攪得莫明其妙。殊不知刻印用刀,歸納起來,也只不過是衝刀與切刀兩種办法罢了,假如將此兩種刀法運用得宜,則任何面貌标印章,均可應手而就。
欲明瞭用刀之法,必先晓得刀的結構;往常我們把刻刀分為三部份,使劲時最下面的部份稱為「刀口」(或稱刀刃)。刀口上面的一側或兩側以致三側四側漸銳的斜面稱為「刀鋒」,(刻印用刀,一般用平口雙鋒刀,簡稱平口雙刀,就是兩面開鋒,刃是平口的刻刀。)刀鋒以上的部份稱為「刀幹」。刀口有平口的也有斜口的;平口的用來刻石,斜口的一般用以刻竹木。
刀鋒有薄厚之分;薄的較為銳利,能够刻工細一類的印,厚的較鈍,宜於刻蒼拙一類的印。刀幹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圓幹易於操纵,方幹的需求在幹上纏以棉線或藤皮條,便不會挌手了。至於刻石所用刻刀的大小,一般準備兩種即能够了;一種較大的,刀口寬度約半公分。一種小的,刀口只有兩公厘左右即可。因為石章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一公分半至三公分左右見方的印,用這兩種刻刀,當可應付裕如。
其次我們所要晓得的,是用刀的偏與正。學習書法的人,都晓得運筆的办法有中鋒與偏鋒之說,那麼,用刀的偏正,便與運筆的偏正有著極相類似的現象。為了與書法的中鋒與偏鋒便於區別起見,我們把用刀正的叫「正鋒」,把用刀偏側的叫「側鋒」。
一般刻石章,絕大多數,都是用側鋒,用正鋒的很少。所謂正鋒是持刀入石,刀口與石面接觸時,百分之八十的刀口均刻劃在右面上,并且刀幹與石面向前或向後傾斜八十度角。當使劲刻劃時,刀口行割於字劃的中心,於是刀口兩側的刀鋒,隨著刀口的割斷,向外擠壓,而使刻出來的筆劃兩面呈斑剝之狀。
側鋒則是召口著石後,刀幹向左或向右傾斜七十五度角,於是刀口在石上刻劃時,惟有一面刀鋒貼近印石,而另一面則毫無作用,刻出來的筆劃,一面光潔,一面斑剝。用正鋒不易刻出粗的筆劃來,用側鋒則刻出的筆劃較寬。刻印不是僅一刀即可了事,必须善用刀法,因字置宜,才干把印刻好。
現在我們來說刀法,所謂「衝刀法」是持用正鋒或側鋒,向前推進,因為一般皆用側鋒,因此刻出來的筆劃均甚利落勁健。「切刀法」是持刀向下壓切,隨著壓切的力气,略微前進之勢,每一刀只能刻出刀口二分之一左右的長度,必须多少刀相接連,方能够刻全某一筆劃。
與衝刀一刀能够刻出一筆的長度完全不同。用切刀刻出的印,較為平實,用衝刀刻出的印,較為流暢利落。但也要看运用之妙,因為有的篆刻並不是與上面所說的相似;像吳昌碩慣用衝刀而相貌蒼渾,徐三庚慣用切刀而印風宛通,就是最好的例子。
假如以一般學習的過程來說,應該先學切刀,後習衝刀,因為切刀劃短易刻,只有是一刀接一刀的刻,雖然刻不好,缺点也不會很顯著。但衝刀就必须熟練不可,初學的人,不易一刀刻就,中間一有阻礙,則刻劃必欠安。又经常刻斜,或走刀,刻斜當然即無筆意,走刀很轻易傷手。
因此治印應由切刀动手。用切刀和衝刀刻完一印之後,仍有未到之處,我們能够用衝切之法,再去修改。這種修補之法,昔人稱作補刀,其實,補刀亦是用切用衝,只是一個名稱,並不是一種刀法。為了學者瞭解昔人刀法,今將其分條例後,並加註解,以求會通。
正入正刀法:正鋒入石,刀幹與石面略有角度。
單入正刀法:側鋒入石,一刀希能刻一劃。
雙入正刀法:側鋒入石,兩刀成一劃,方向相反。
複刀法:側鋒入石,一刀不克不及刻成一劃時,向同方向再刻一刀。
衝刀法:正鋒或側鋒入石,向前推進。
切刀法:側鋒入石,向下壓切。稍具前推之勢。
澀刀法:側鋒入石,磨擦前進。
遲刀法:側鋒入石,使劲重,稍退即進,行動緩慢。
舞刀法:側鋒入石,一左一右,迴蕩前進。
輕刀法:正鋒或側鋒入石,力輕淺刻。
埋刀法:正鋒入石,刀鋒壓低,貼近石面。
平刀法:刀口平貼石面,鏟平底地用。
留刀法:存意而不存形,故無刀可言,只用於轉折處之虛筆。
以上所述用刀十三法,經解釋後,即知實在沒有多少玄奧之處,而只是切衝兩式刀法的活用,正鋒與側鋒的不同罢了。
最後需求談的是刻朱文與白文的办法,一般刻朱文與白文,如用衝刀,均係兩刀成一筆,運刀方向相反;刻朱文則刀口沿印文的外側刻劃,而留下刻出的筆劃。刻白文則是刀口沿印文的內側向內刻劃,並且把劃內的餘滓肃清,成了下凹的筆劃。但也有運刀的方向相似的,如齊白石所刻朱文,就是相似方向運刀的。
刻白文假如一刀刻一筆,一般稱為單刀,假如運刀方向相似用一刀以上的办法刻成,稱為複力,與前述法則又不同,白石白叟亦慣用此法。這裏所舉的,是平日學習時的一般法則,至於多少特其余運刀法,在技巧成熟後,其運用之妙,端在专心。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学习篆刻能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在学习篆刻时遇到任何问题,可以点击这里提问,很快就会有篆刻高手解答你的问题。